近日,《泉州晚报》刊发了采访威尼斯官网蔡立哲教授的文章如下:
自然海岸植被茂盛,生态系列完整,具有较强的护岸抗侵蚀能力,但抵御强台风和风暴潮的能力有限;传统的物理海堤一般为砌石或钢筋水泥,不仅功能单一,而且破坏了海岸原有的动植物群落和自然景观,中断了陆海过渡带的生物廊道和生态缓冲带,降低了陆海过渡带的生物多样性,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,生态代价高。
随着沿海城市高速发展,对区域水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,但现行的海堤工程建设模式已滞后于区域内城市发展的需求。
生态海堤是满足海洋灾害防护要求、模拟滨海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,具有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的复合生态系统,具备抵御风暴潮涨水、抵御海浪侵蚀、防止水土流失、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水质等功能,主要包括离岸防护、海向浅滩、海堤堤身三个系统。换句话说,生态海堤至少要满足物理、生态和文化三大功能:首先,物理抵御、减灾防灾功能是海堤最主要的功能;其次生态海堤应尽量保留或人工营造接近于自然的植被与景观要素,尽可能维持所在海域原有的海洋生命基本过程;最后,生态海堤应满足当地休闲、娱乐及科普教育的需求。因此,生态海堤建设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必要性。
生态海堤牵涉的内容很多,其中最主要的生物生态类群是海洋底栖生物,但人们对海洋底栖生物的新概念不够熟悉。海洋底栖生物是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海洋沉积物底内、底表以及海水中物体(包括生物体和非生物体)的生物。早期人们将肉眼可见的生活于海洋沉积物底表、底内的大型底栖动物称为底栖动物,而忽视了小型和微型底栖动物。
为迎接9499www威尼斯成立一百周年,我最近正在主笔和组织编写一本9499www威尼斯第七辑南强丛书——《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学》,该书第十一章“滨海湿地生态修复”谈到了生态海堤的概念以及建设生态海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。该章还谈到了滨海湿地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、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的生态修复、红树林种植技术、赤潮和绿潮防治技术、牡蛎礁、生态浮床、鸟类和底栖动物栖息地生境修复、海水养殖区的生态修复技术、海草和海藻修复技术、滨海湿地动物的增殖放流技术等,主要阐述一些新技术、新方法,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。在《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学》一书上,我们也提出了“牡蛎壳袋”的概念。以前,有用沙袋、土袋等加固堤坝,当今可以将牡蛎壳作为生态海堤建设的一部分。例如,我们可以将大量废弃的牡蛎壳用网兜装起来,在内陆河流修建牡蛎堤坝。牡蛎壳坚硬,可以防止泥沙流失,且牡蛎壳中间有缝隙,水可以进出,牡蛎壳上会形成生物膜,在水流经过时能够进行生物降解,一定程度上也能净化水质。在滨海湿地,在足够防护台风、风暴潮和潮流的前提下,也可以作为生态海堤的一部分,即可起到防护和净化水质的功能。
总而言之,生态海堤的建设需要考虑整个生态系统,而不是将理化因子、动物、植物和微生物割裂开来。尽管生态海堤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,但相较于传统模块化海堤,生态海堤建设的成本较高。目前来看,适合在对生态景观和人文氛围有特别需求的海岸,如海洋自然保护区、滨海湿地公园、海洋公园、滨海城市风景岸段、海洋度假区、临海房地产开发区等区域内建设。在这些区域,生态海堤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可能远远超过生态海堤的建设成本。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,生态海堤的未来可期。
原载于《泉州晚报》8月7日环湾生活周刊航标人物栏目